44人加入学习
(0人评价)
认知行为心理学
价格 免费
该课程属于 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2022秋季M6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2在核心信念的基础上往往构成了一类特定的人际关系模式,早期会形成某种不健康的与重要他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并一直延续到长大成人

1)对某些重要情绪情感敏感,但无论是对对方情感体验的准确性和方向性都存在很大误差。就像一个哈哈镜,对自己的评价是歪曲的,对别人的评价也是歪曲的。

2)对某些重要情感过度追求或逃避现象。

如:关爱、依恋、安全感、尊重

3)很难与对方---包括亲密关系的人或一般朋友---交流和共享这些重要情感。

3面对早期成长经历中发生的核心情感需要受阻,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会形成一类防御并一直延续到长大成人后

在核心信念的基础上表现出不健康的解决问题模式(包含某些特定的态度和行为)

1形成某种情结,对一些特定的人或事情很敏感、脆弱的。

2认为这些人或事情暗含着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潜在的风险等。

3上述对风险和脆弱性等感知可能是准确的,但大多是不准确的。

4防御过程中的认知行为反应往往是过度夸张的,既给别人造成心理伤害,也让自己身心疲惫。

5试图防御某种威胁可能不仅是无效的,还增加了问题模式。

6幼年时遗留下来的防御可能会促成成人后形成某种持久的关系模式和应对模式,在这些人的后半生中让他们精疲力尽

 

 

(四)自我的弱化

1)自我缺乏独立与安全感

2)自我与父母早期关系的纠结

3)自我同一性的混乱

4)自我与周围人际关系的混乱

最典型:

边缘性人格障碍,在他们内心中存在着两个自我,超于所有其他人的自我和人人都可能欺负他们的弱势的自我,这两个自我在个体身上轮流起作用。

 

六  归因模式

是个体对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归因对假设性思维的方向有重大影响。

归因方式的三个维度:

自身----他人

持久---暂时

整体---局部

 

总结:认知行为治疗把患者的认知问题分为:

1思维问题(自动性思维)。 2意象问题。 3信念问题(包括中间信念、核心信念)。    4自我的问题。      5归因模式。   6人格障碍问题(要买书看)。

 

 

 

[展开全文]

三. 不良核心信念 → 不健康的个性化的人际关系模式 

1. 对重要情绪情感敏感;

2. 人际认知图式扭曲信念 → 对对方情感体验的准确性和方向性存在误差;

3. 对重要情感过度追求或逃避;(不安全依恋体现)

4. 很难与对方(亲密关系)交流和分享重要情感(问题:焦虑型依恋个体的重要情感表达具有不适应性防御式的;回避性依恋个体的情感表达压抑)

 

四. 不健康的个性化人际关系模式包含了形成的一类不适应性防御(中间信念:不健康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态度 + 不健康解决问题模式行为和不必要的负性感受)

1. 某种负性情结带来的敏感脆弱的表现;

2. 存在风险和威胁,不信任感过高;

3. 防御过程的认知行为反应过度夸大和夸张,给别人造成伤害,又心身疲惫。

4. 易感性不准确,不现实;

5. 防御是不适应性的;

6. 防御模式较为持久顽固;

MY Comments:

① 感觉特点的总结仿佛是心理现象的总结,也包括态度防御的总结,但是关于行为防御的多样性没有给予相应的解释。

② 联想到沙利文不良人际信念扭曲概念,沙利文人际模式的发展理论,以及依恋理论。理论具有重叠性。

③ 沙利文理论强调情感方面矫正;认知疗法强调不良信念的矫正,切入点不同。

 

五. 认知行为治疗把患者的认知问题分为:

1. 思维问题:自动性思维

2. 意象问题:

3. 信念问题:中间信念(防御性思维),人际发展模式(包括中间信念,原生家庭关系),核心信念。

4. 自我问题:自我弱化,自我同一性(自我和信念有重叠部分,认知行为治疗中重点向信念作为切入点进行治疗分析,从而对自我进行修正和提升)

5. 归因模式问题;

6. 人格障碍问题(有特定的治疗方法,病因过于复杂)

问题:

① 教养方式和家庭关系的区别?

② 归因模式与信念有关系吗?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启点课堂管理员

课程特色

视频(24)
下载资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