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易感、维持、保护性因素理论
最后,是挖掘来访者内心的资源。她有她自己的认知体系,从里面挖掘资源就好。
个人保护性因素特点:
1偏好的合理化机制
2偏好的安全感
3偏好的价值观体系和应用方法范畴
人的心理,都有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本能。---人本主义观点。
第二部分 认知行为治疗,怎样看待患者的心理问题
一个好的心理治疗方法,包含2部分:1用本方法解释患者的问题;2用本方法进行治疗
一寻找并分析患者的思维问题----beck提出的“自动性思维”
(一)自动性思维特征:内容和思维形式。
1是患者对自身或环境的一些表面看似没有歪曲的思维活动。
2一种在患者中经常具有自动性和闯入性的思维,有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体验到思维的结果----负性情绪而不是思维本身,认知过程概念化。
3这些思维内容有些是以语言文字描述性的,但还有很多的内容是意象性的,并有自发意象性特点。
4内容消极,灾难化思维,两极化思维。
5选择性抽取,选择性负性关注,低估正性信息。
6标签化
7客观评价它是准确的但绝对是错误的
8它蕴含认知曲解,而病人信以为真,不认识它正是情绪痛苦的原因
9这些思维活动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患者的一些假设与核心信念
二 beck的解释自动思维的产生----认知发展模型
童年早期经验---》认知图式和基本信念的发展---〉刺激性事件---》认知图式和基本信念的激活---〉自动思维---》情绪/行为/生理反应
1. 个人保护性因素特点
(具有个人化特殊性,有些不符合社会普世价值观,人本能的自我修复功能——机能自主性的挖掘)
1 偏好的合理化机制
2 偏好的安全感
3 偏好的价值观体系和应用方法范畴
提示:
更现实的认知代替错误的价值观的批判:不适应的认知替换成适应性(符合患者个人认知特点的)的认知调整方式和认知内容。
问题:不适应性思维是否类似于动力学中的某种不适应性防御的概念?
2. 自动性思维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其中之一特征是:
①思维内容有些是以语言文字描述性的,有些是意象性的,相比前者而言后者情绪带动更大。
②这些思维活动的背后隐含着患者的一些个性化的假设和核心信念。
问题:贝克提出的由早期经验形成的认知图式我个人感觉过于空洞,除了认知图式形成以外是否还存在着早期的情感体验?我个人认为情感体验和认知图式是相互并进的关系,而不是有谁先谁后的程序性的纵向关系。